关于“起绵”现象,近年来有个别藏家或消费者,提出在其收藏或购买的黄龙玉玉料或玉雕件中曾经出现过类似的问题,那下面我们来分析一下:1.“绵”是什么东西?“绵”在包括翡翠在内的各类玉料中,或多或少都有存在,“绵”在玉料中表现为呈半透明至微透明的白色、黄白色云雾状…

关于“起绵”现象,近年来有个别藏家或消费者,提出在其收藏或购买的黄龙玉玉料或玉雕件中曾经出现过类似的问题,那下面我们来分析一下:

黄龙玉

“绵”在包括翡翠在内的各类玉料中,或多或少都有存在,“绵”在玉料中表现为呈半透明至微透明的白色、黄白色云雾状、不规则网状、脉络状的浅色絮状物。

在不同的其它玉种或彩石制品中,也或多或少地会出现“绵”,甚至有的还被用来作为鉴别其真伪的根据之一。如田黄石的“萝卜丝纹”,也是一种萝卜丝状的绵。

其一,“原生成因”:地下的含矿热液,随着成矿环境温度、压力的下降,在脉动式冷凝成玉的复杂过程中,都会促使在玉料中出现与玉质的温润透明特性不相和谐的“原生绵”。

其二,“后生成因”:玉料曾经长期裸露于坡谷、河滩的表层,长期受到风霜雨露的侵袭风化,特别是长期受到烈日的暴晒后,使得玉璞变得皮厚而表层的玉质发枯而“出绵”。

“绵”的出现,如果仅在次要部位而且量少、微弱不显眼,对质量的影响不大,反而表明其为天然玉质。但出“绵”太多而明显,则明显失去了玉质的温润度和水头,大大降低玉料和玉雕件的等级档次。

黄龙玉

大凡优质水坑籽料、优质田坑籽料、优质山流水肉料、优质山坑肉料、优质瓦沟肉料及优质原封石、优质包浆石等玉料的“出绵率”都比较低,往往可获得满意的优质“无绵”玉料和产品。

而普通的、玉肉薄的、玉肉厚度(脉幅)和形态变化极不稳定的,以及接近或出露地表而长期受风化、日晒的厚皮“枯料”,其“出绵率”都较高。

所以选货、挑料时,必须注意各玉料的品类和品级;这是至关重要的。涉足者应勤学多练,掌握好识别、分辨黄龙玉的品类和品级的技能,注意积累识别玉种、分辨优劣的实践经验。

较多的“绵”、明显的“绵”是无法除去的,处于表层的“绵”,不明显的“绵”,常被使用油养的方法来隐去。

其原理是“油质”渗入到组成“绵”的微孔隙、微裂隙里驱除了里面的空气后,使得致密的玉质与“绵”之间密度和折光率渐趋接近,所以“绵”就暂时消失而隐去了。只有当“油养”的油质逐步散失后,“绵”才又渐渐再现。

所以,油养的用油,必须是不易挥发散失的透明无色而稳定性极高的“非干性油”,而且最理想的是使用折光率与黄龙玉相近的“非干性油”。

如上所述,“绵”是由于“绵体”内外密度差而产生光线散射才会“出绵”;不明显的表层“绵”可用“油养法”暂时消失而隐去。

所以,选料和判断时,不要过分看好用塑料簿膜层层密实包裹而打开后“油淋欲滴”的“油炸果料”或“油淋雕件”。

必须购买时,在取得货主同意和支持后,先将油质用吸油软纸揩吸干净,再用温热的洗衣粉水除油刷洗,直到将油清洗干净,最后将水汽吸干、晾干。如果不放心,可请货主用理发用的热吹风机距离玉料0.3米(雕件0.5米)缓缓吹热1~3分钟。

一般而言,通过上述简单处理后,如果有“隐绵”即可用放大镜观察到;否则放大镜下都看不出“绵”来,就没有大的问题了。

黄龙玉

保险的做法是:最好还是选购那些没有过量使用油养的玉料或加工品,应着眼于最大限度地保持了天然玉质本来真面目的无油玉料或无油、微油加工件。

黄龙玉的冷调玉色(黑、灰、绿)是由低价(二价)铁离子致色而成的,黄龙玉的暖调玉色(红、橙、黄等复杂色系)是由高价(三价)铁离子致色而成的。

适于人居繁衍的理想环境,只要不受火燎、烧烤、蒸煮、暴晒,就不会再有什么退色之忧了,所以可以肯定的说:黄龙玉的玉色是最稳定的。

“退色现象”是指色度(色质的浓度)发生不同程度的消退或减弱的现象。黄龙玉出现退色现象,主要出现在中低档的普通黄龙玉“干料”上,这种玉料采回后往往无例外地被人用“油养”的方法养起来,盼望使其恢复元气以达到“温润色艳”如初。

油养“干料”经雕琢加工后,也继续通过“油养”提质、提色来“保鲜”。所以购买时价虽偏低,但埋下了质量隐患。这就是普通“干色玉料”由于“脱水换气光线散射”现象而导致“退色”的根本原因。

黄龙玉

最大的成因机制不是别的,主要是黄龙玉的普通玉料或中低档玉料里,微颗粒间的微孔隙、微裂隙出现了“脱水换气光线散射”机制所造成的。

此外可能还存在一种尚未研究清楚的“致色胶状氧化铁脱水转换”的影响机制,是否也或多或少地成为黄龙玉“成色”或“色调变换”的影响因素,还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有人买了一对手镯,玉色艳黄微漂橘红。一只自己佩戴,一只放在柜台销售。数月过去,戴着的一只比购买时更加温润灵动可人,柜台里的一只不但温润度有些降低,而且颜色还淡化了(退色了)。这类现象我们分析的原因是:

第一种情况:戴着的一只是选用优质的籽料制作的(按常理,好一点的自己戴),柜台里的是选用一般山坑料制作的,而且下午柜台还受到阳光的西晒。

第二种情况:两只都是选用中档山坑料或中档水坑肉料制作的,戴着的由于健康人体分泌的皮下脂肪及汗液的滋润,并“抚平了”手镯表面的微孔隙,通过“人养”而起到了“油养”的效果。

总之,不管是什么玉种,都有可能存在其成品会发生不同程度的退色现象,但因为没有相应的对照物,所以一般肉眼不容易察觉或明确判断。而且只要不是人工染色的饰品或雕件,其玉色还是不容易退去的。

手机

黄龙玉 相关的细节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