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的玉雕师都明白,在玉雕创作过程中,需要一些哲学思想在较深的层次上对创作进行指导,玉雕作品本身存在的意义和其他造型艺术一样,主要在于表达创作者的思想、情绪和意志。因此,如果一个玉雕创作者没有很高的素养,他做出来的东西只能被称作产品而不能被称作艺术品。

道家思想是中国传统哲学中极其重要的一个流派,其对中国古代哲学体系的贡献和对现代社会发展的借鉴意义都非常巨大,其核心思想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道”与“天道”的思想;“反与弱”的思想;“无为与自然”的思想。

优秀的玉雕师都明白,在玉雕创作过程中,需要一些哲学思想在较深的层次上对创作进行指导,玉雕作品本身存在的意义和其他造型艺术一样,主要在于表达创作者的思想、情绪和意志。因此,如果一个玉雕创作者没有很高的素养,他做出来的东西只能被称作产品而不能被称作艺术品。

道家思想对于玉雕创作的指导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取法自然;无为与有为;“反”与“联系”的关系。

1、取法自然

所谓取法自然,就是遵从自然规律,也就是道家所说的“道”,老子有言“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是世界运行的最根本的规律,玉雕需要掌握这一规律,需要向自然规律学习,最直观的表现就是尊重玉石。

玉石是经由一系列极其复杂的物理化学变化而产生的,本身就具有其特殊的审美功用,承载着厚重的人文积淀,有着任何材料都难以取代的美学地位,不能单就其经济价值判断玉料的好坏。在玉雕创作之前需要首先向自然学习,通过对玉料颜色、纹理、图案等的观察,获得“自然”的“审美取向”,也即是发现自然的“美学规律”。

“俏色”和“巧雕”是遵从这一准则的最显而易见的雕刻手法。俏色其根本内涵就是“因形就势、由色施艺”,这个“形”和“势”,既指玉料的立体形状和走势,又指皮色的几何形状和态势;这里的色,则是包含了玉料本身的颜色和其上的皮色。

自然规律错综复杂,只有将其分解成更细微的规律才能有助于指导现实的艺术创作,因此将俏色进行分类整理,对于梳理俏色的创作方法至关重要,并且将俏色分类整理后可以总结出系统的使用方法和结合方法。

2、无为与有为

所谓无为不是放之不管,放任自流,而是相信有另一种更可靠的规律在指导着事物的发展,而这一规律正是上文所说的“道”,也就是自然规律。因此,玉雕中的“无为”是建立在一种态度基础上的,这一态度就是相信玉石某些方面的自然之美能够具有比人工之美更高的审美价值,但是不是说相信玉石的自然之美就应该完全摈弃人工的艺术加工呢?是不是应该只欣赏玉石原石之美?答案是否定的,如果没有对玉石进行任何的加工,我们认为那种自然状态称不上“艺术品”,因为“艺术品”这个概念是建立在人参与基础上的。

与“无为”相反的是“有为”,在玉雕中随着雕刻技法的不同,“有为”的程度也不同,“浅浮雕”、“中浮雕”、“高浮雕”、“立体雕”、“镂雕”等,有为的程度逐渐增大,有为程度最大的玉雕种类当属“器皿类”,器皿类玉雕在使用原材料自然特性的同时,加入创作者自己的意志,在作品外形上几乎对原有材料没有保留,且绝大部分玉料没有被利用。

“有为”和“无为”是针对两种不同的审美取向而分别衍伸出的两种不同的创作指导思想。前一种是人工美,观者所欣赏的是人工的技艺之精湛,以及人本身从自然抽象出来的美。“有为”所对应的是“规则”,是儒家思想体系下所欣赏的品质。后一种是自然美,观者欣赏的是由人工引导出来的自然之美,在这里少量的“有为”仅仅是一种辅助手段,其最终目的仍然在于将自然之美表现出来,就像在盛满水的容器边缘开一个口,使自然的审美因素自然流淌。

在玉雕创作指导原则中,有“随形”这一说法,“随形”就是在原玉石外形的基础上对玉石进行艺术创作,除了其“无为”的艺术价值之外,还有两点值得艺术创作者自身和艺术欣赏者注意:

(1)随形本身不强调对玉石进行过分雕琢,其附加效果是用工极省,能够在比较短的时间以简洁的手段表达出自己的想法;

(2)随形,可以极大程度上对玉石进行重量上的保护,一件玉雕的经济价值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重量的大小,因此在玉石价格如此昂贵的今天,“随形”这一点已经被很多玉雕的参与者在有意无意间实践着。

与“随形”遵循相同的创作逻辑的还有“留白”,“留白”指对玉石的某些部分不做任何雕刻,而取其特殊的韵味。

3、“反”与“联系”

“反”是指一种相互关系,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来说就是“辩证观”,也就是“对立统一关系”,任何事物都有其对立面,而正是无数种“对立统一”才形成了整个宇宙。在玉雕上,“反”这一现象表现得很明显。在画面构图方面,雕刻对象有主有次,有远景,有近景,需要安排得当,以得到整体的和谐。在正、负形方面,正形指玉雕图案的外轮廓,负形指玉雕图案的内轮廓,这两者构成了完整的玉雕图案,但两者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取决于表现的对象。在图案的细节方面,尤其是线条的对比,其曲、直,长、短,经、纬线,都是相互对立的。

艺术本身在于变化,但这种变化不是毫无意义、混乱的变化,而是有规律的变化,艺术创作,包括玉雕艺术创作其本身就是对这种变化规律的把握,然后以直观地形式表现出来,而艺术欣赏就是对这种规律的重新把握和再现,所谓的能“看懂”、能“理解”艺术品就是欣赏者掌握了艺术作品中要表现的规律。

手机

玉雕 相关的细节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