貔貅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瑞兽,玉貔貅是传递中华吉祥文化的使徒,所有目的只是为了应许一个吉祥的信物,结善缘,生善果。基于这样的美好意愿,貔貅在瑞兽玉雕题材中占有很大的比重。那么,貔貅玉雕该如何赏?

貔貅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瑞兽,玉貔貅是传递中华吉祥文化的使徒,所有目的只是为了应许一个吉祥的信物,结善缘,生善果。基于这样的美好意愿,貔貅在瑞兽玉雕题材中占有很大的比重。那么,貔貅玉雕该如何赏?

庇护镇守的心理满足

提炼出“气”作为动物件吉祥寓意的首要风格,全在于气是中国文化的核心元素,涵盖诸多层面,譬如自然物象中的“云气”,哲学概念中的“元气”,社会文化中的“风气”。更重要的是,“气”和人的关系紧密,既能体现人的精神状态:正气、豪气、义气、锐气、和气、勇气、志气,也能反映人的素质修养:气质、气度、气局、气量。总之,一旦和人产生交集,气便有了现实而具体的承载,更容易激起审美层面的互动共鸣。

具体到貔貅,由于它综合了自然物象和文化意象,所有关于气的层面都该涉及得到,并且气更堪称它的本源,它被创造出来首先就在于汇聚了各种祥瑞之气,目的也在于增添祥瑞之气。

增进运势的处世需求

其实“势”和“气”多少有点类似并且关系密切。气正而增势,可谓如虎添翼、好风借力,玉貔貅为正气加持并辅之以势,气派之大可俯仰天地。这样说未免失之于宽泛,具体而言,人们追求“势”的所有寄望不过是期待它能带来正面的演变趋向和影响力,它们分别表现为局势、形势、态势、情势和权势、势力等。

既然定性为“势”,在创作中一般着力于塑造积极昂扬的姿态,比如貔貅是仰着头的,是年轻的,因为这些细节都能昭示一种向上演变的趋向,符合情感上的期待。如果是倾向于权势、势力,创作上会偏重于体量大的、浑厚的材料。无论如何,大抵和造型相关,所以,“势”可实操的层面要高于“气”,造型天然就能形成“势”,就如同山势一目了然一般,比较直观。

超然物外的灵性诉求

动物件的吉祥寓意将“灵”这一风格囊括进来是非常自然的,中国文化里本身就具有“灵兽”的概念,确切地说,在玉雕作品中,所有动物都可以称之为灵兽,或者至少在它们身上附加了灵兽的功能。当然,如果从“万物有灵”的理论出发,动物的“灵”也非常明显,抛开一系列文化的加持,它们本身的确具有灵性。

在表现貔貅形象的时候,并不追求悍勇、威猛,而是以一种闲适、温柔的感觉呈现,还原的是动物最本真的灵性。除此之外,“灵”风格的造就还有另外一种比较“速效”的方法,就是让动物本身具有“仙灵”色彩,比如鱼化龙、四灵六合等题材,都可以融入到貔貅的创作中。

圆融和美的家庭观、生活观

“气”、“势”、“满”、“灵”四种风格中,其实“满”是吉祥意味最浓的。道理很简单,一方面“气”过于玄虚,“势”指向不确定,“灵”又太超脱,唯有“满”最具体可感,圆满、美满,所有人都能告诉你它该是什么状态。另一方面,无论什么吉祥寓意,归根到底求的都是圆满和美满。往远了讲,中国传统文化中根深蒂固的团圆观念就是在追求“满”,近一点,玉雕创作中的“口彩”同样是“满”的一种体现。

再进一步,作品无论从造型还是形象,都显得比较饱满,也就呈现出丰裕的气质。还有就是适当增添一些代表圆满的纹饰,回纹、缠枝纹、如意云纹都是不错的选择。以上三点是造就“满”风格的基础,其他诸如利用皮色的富丽、题材本身的祥瑞意义(四世同堂、五子登科等)则具有独特性,属于临场发挥的范畴。

创作“满“并不在于一味营造全和足,而是将它集中到更加具体的层面:圆满、美满,从而促进玉貔貅为代表的动物件由此成为中华文化圆满的吉祥符号,将祈愿吉祥的意味带到玉主身边,祈愿家庭和美家族兴旺,圆融通达,美满和谐。

当然,有时候一件作品也不能要求四种元素都集中,在这样的情况下,分析时便需要考虑作者创作思路的原点,或者取作品中的重点。

手机

玉雕 相关的细节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