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太后,翡翠历史绕不过的女人。热衷珠宝的她,是个地道的翡翠发烧友。其所居住的长春宫里到处可以见到各种翡翠玉器。

慈禧太后,翡翠历史绕不过的女人。热衷珠宝的她,是个地道的翡翠发烧友。其所居住的长春宫里到处可以见到各种翡翠玉器。

image

用膳有翡翠玉筷

饮茶有翡翠盖碗儿

头发上插的是翡翠簪子

耳朵上挂的是翡翠耳环

手指上戴的是翡翠戒指

手腕上也少不了翡翠镯子

把玩的是翡翠白菜……

更甚的是在其死后

陪葬品大多也都是极品翡翠

image

翡翠簪子

image

翡翠戒指

image

翡翠朝珠

在慈禧60大寿的时候,朝中官员为投其所好,不惜花费重金寻找了四块极品翡翠原石,专门进贡给慈禧。

但是由于慈禧翡翠太多,这四块翡翠原石一直放在颐和园中,除去少量的切割制作,大部分还是完整形态。后来大清亡了,在连绵不断的战火中,这四块极品翡翠原石下落不明。

解放军发现翡翠原石

image

1949年,解放军在黄浦江岸发现了这四块翡翠原石,因事出蹊跷,立即汇报了当时的市长陈毅。陈毅派专家察看后,认定其为罕见的翡翠,立即上报中央。不久,这四块大石头便坐着专机来到北京,存入国家物资储备局的仓库,此后30多年不再有人提起。

1980年4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王树森在国家物资储备局仓库中看到了这四块翡翠原石后,建议将其制成翡翠艺术品。1982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国家计委将这四块翡翠移交轻工业部,由其负责组织设计和制成大型翡翠艺术品。

周总理批示将原石加工

image

从师于王树森学艺的玉雕师李博生,曾回忆过自己第一次见到这四块翡翠时的神秘情景:

那是1982年秋季的一天,一辆面包车来接他和导师王树森一行,车内,绿色的窗帘拉得很严实,规定任何人不许拉开帘子往外看。也不知走了多久,下车一看,眼前是个大山洞,4名解放军战士扛着枪在站岗。一位干部模样的人迎了出来,拿出周总理当年的批示(大意是可以把这四块翡翠雕成工艺品),给大家看了看,便领着大家往里走。

终于,在几只大灯的照射下,四块石头呈现在人们眼前。将四块翡翠料拼接好发现,原来这是一块完整的玉石,切去的两块重量应在300公斤以上,据说做了三对屏风和一对图章。剩下的四块料是803.6公斤。如果加上切去的重量,这块翡翠的重量达1吨以上。这是一块罕见的巨大翡翠,更难得的是,它的质地非常好。

副总理督造启动“86工程”

image

之后,四块翡翠被运到北京玉器厂,当时国务院下令,将这四块翡翠琢制成代表当代工艺最高水平的玉器国宝。这一工程被国务院命名为“86工程(因要求在86年完工)”,由两位副总理亲自负责。

接下来,一个由全国知名的画家、雕塑家、文博专家组成的顾问团成立,其中包括当时的美协副主席、雕塑家刘开渠,故宫博物院副院长、玉器专家杨伯达,国家文物局专家王世襄,画家黄胄,书法家启功等。还采纳了王树森先生的方案:从车间抽出60多个老中青三代技术精英,将四块翡翠雕琢成代表现代工业最高成就的艺术之宝。

image

70多个方案、150多张图纸,一次又一次的筛选,一次又一次的修改,当专家组在70多个方案中最终确定4个方案时,时间已是1985年。三年的精心设计,为的是不在宝玉上出现一次差错、留下一点遗憾。最后的决定是用宝玉做一个花篮、一件器皿、一扇屏风、一座玉山子。

历时8年四件国宝终完工

image

欧阳中石

这一工程从设计到竣工历时8年,著名书法家欧阳中石为四件国宝题写了充满诗意的名字,分别是《岱岳奇观》、《含香聚瑞》、《群芳揽胜》、《四海腾欢》。

image

1989年11月23日,中国国务院组织召开了大型翡翠艺术珍品鉴定验收会,经专家鉴定确认:四件大型翡翠玉器为国家级珍品,是中国工艺美术的骄傲,是老、中、青三代玉雕大师智慧、情感、才华、心血的结晶。

来欣赏一下最终的成果:

景观:《岱岳奇观》

image

高78厘米,宽83厘米,厚50厘米,重363.8公斤。这件作品以珍贵的翠绿充分表现泰山正面的景色,突出了十八盘、玉皇顶、云步桥等奇景,显示了泰山的雄伟气势和深邃意境。

image

张志平是玉山子的主设计,62岁的他曾把人生最美好的9年时光给了那件流芳百世的国宝。张志平不满足于传统山子雕的技法,为了表现中华民族心中的圣山,他和设计组的人员三登泰山体会那种“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恢弘气魄,寻找那种开阔、宽广、崇高、通天一柱的感觉。打破传统山子雕的美学理论,大胆创新,用一种开放式的造型,表现泰山的高原险峻和雄伟壮阔。

image

image

料的两面翠色不一,被处理成唐朝诗人杜甫《望岳》中“阴阳割分晓”的意境。正面挺拔、楼宇耸立,十八盘山道蜿蜒上升;背面苍松翠柏,山林密布,险峻中透着雄浑,秀丽中显出奇伟,整座山子雕留给人无限的想象空间,让你的思绪在苍穹中纵横驰骋。

花篮:《群芳览胜》

image

篮高64厘米,其中满插牡丹、菊花、月季、山茶等四季香花,是当今世界最高大的一个翡翠花篮。这只篮上的两条玉链各40厘米长,各含32个玉环。玉雕大师足足花了整整八个月的时间才完成。

高祥(1918年~),王树森同辈,也是唯一还健在的北京老一代玉雕艺人。当时让他担任国宝翡翠花篮的主设计师,是因为在京城玉器行中他是做花卉的高手。

image

当拿到那块足有3公分厚的黑皮翡翠料时,高祥颇费了些心思。翡翠的色泽鲜艳,琢制的关键也在于巧用色。凭着丰富的经验,他判断翡翠的黑是因为绿色集中造成的。如果切薄,这种黑绿色的料就会亮出非常漂亮的翡翠绿。

事实证明高祥的判断是准确的。片薄的翡翠料做成精致的提梁和链环,再雕出一片片翻卷的花瓣,栩栩如生的牡丹花在花丛中,光线照耀下的翡翠闪动出青翠欲滴的绿色,美得让人心醉。而没有切割的花篮雕刻成八角竹编形状,新颖的造型和绿中带黑的色彩显得沉稳端庄,更增添了整体和谐感。

插屏:《四海腾欢》

image

高74厘米,宽146.4厘米、厚1.8厘米,插屏整个画面以中国传统题材“龙”为主题,9条翠绿色巨龙,在白茫茫的云海里恣意翻滚,气势磅礴,是当今世界上最高大的一个翡翠插屏。

比高祥小26岁的郭石林,当年参加国宝创作班子时,刚40岁出头,在国宝创作组中他负责设计四件屏风也叫“插牌子”。

image

然而当拿到籽料的那一刻,也感到很棘手,因为原材料的右侧面有7公分左右的裂缝。郭石林不同意把籽料上的瑕疵清除,他认为玉上的瑕疵就像美人脸上的痣,处置得当不但不会破坏形象,反而会增加特殊的美感。果然当把近9公分厚的切成四片展开后,宽度150公分、高度73公分,有瑕疵的部分在整体中已经不显眼,而且正好适合俏嵌在图案中。

image

image

在讨论屏风的设计题材时,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意见。有主张做红楼梦的,有建议做八仙过海的,也有人提出做丝绸之路。可是在郭石林眼里作为国宝级的作品,这些题材略微有些“俗气”,万难的选择之下还是由王树森拍板决定题材为龙。

花薰:《含香聚瑞》

image

高71厘米、宽56厘米、厚40厘米,重274公斤。薰的主身是以两个半圆合成的圆球体,集圆雕、深浅蓝浮雕、镂空雕于一体,综合体现了中国当代琢玉技艺无可比拟的高、精、尖水平。

蔚长海比郭石林大3岁,当年参加国宝工程时也属于小字辈。在北京玉器行中,他的瓶塑是最出名的,因此由他担任国宝工程的器皿件的主设计。量料取材的原则统一了大家的意见,决定做花熏。

image

花熏在四件国宝中是制作最精美的一件,采用了套料工艺,花薰的盖由主身中掏出,盖中的料则掏出来做了底足,由于中间掏空,内部的绿全部亮出来,充分展示了翡翠最漂亮的色彩。

这四大翡翠国宝,现陈列在中国工艺美术馆的“珍宝馆”中,1990年还曾获得国务院嘉奖的中国艺术美术百花奖“珍品”金杯奖。

image

中国工艺美术馆

两名玉雕师在受嘉奖前逝世

然而当国家要为玉雕师们的辛苦付出与杰出成就而进行褒奖时,王树森却走完了他与玉相伴的一生。当时的他重病在身,一定要让徒弟们把他抬到玉器厂最后看看四件国宝。在他去世前一个月,他的徒弟陈长海因劳累过度去世,王树森得知消息,伤心不已,不久之后也在家中去世。

image

王树森

在玉雕艺人的眼中,四块翡翠是上天赐给人类的自然之宝,用世代传承的工艺,将积淀近万年的的文化雕琢其中,使之成为人类的艺术之宝,是国家的大事,也是人生的幸事。

为了四大国宝,玉雕师们不仅付出了自己的全部心血,还有宝贵的生命,他们值得我们钦佩和怀念。因此,当你在美术馆看到这四大翡翠国宝,被它们震撼的同时,请大家不要忘记这背后饱含着无数匠人的默默付出!

手机

玉雕 相关的细节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