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云南保山龙陵县苏帕河上,几座梯级电站面临建设,工人们要先将河水放干,然后再修筑堤坝。这些来自广西的工人在河道中发现了众多黄蜡石(在未正式定名之前,黄

2001年,云南保山龙陵县苏帕河上,几座梯级电站面临建设,工人们要先将河水放干,然后再修筑堤坝。这些来自广西的工人在河道中发现了众多黄蜡石(在未正式定名之前,黄龙玉一直叫黄蜡石),敲开表皮,里面的“肉质”晶莹剔透,一些商人于是将这种石头当成奇石收藏,并带到广西、广东等地,当做广西蜡石或广东蜡石出售。

 

黄龙玉从石头变成玉,与德宏商人慧眼识宝密不可分。2004年3月,德宏芒市的一位商人,收了3块黄蜡石。这位经营翡翠的商人觉得其中一块“肉质”非常好,于是请人加工成一只手镯。这只手镯,后来被人以800元的价格买走,创造了一个黄蜡石能做成首饰并高价出售的奇迹。

2004年下半年,芒市出现了“三剑客”——邵文、沈志祥、雷启云。他们3人合股,采购了大量黄龙玉毛料,除了卖石头,还将其中一些加工成貔貅等把玩件或摆件。

黄龙玉被市场所接受,缘于德宏州观赏石协会和当地政府的推动。

2005年7月后,龙陵县开始对矿山进行控制,禁止私挖滥采,毛料开始紧张,价格也开始攀升。2005年,随着数十人的加入,德宏州观赏石协会在芒市举办第一次石展,有相当数量的黄龙玉参展,其中包括原石、抛光打磨件,却未得到人们的认可。

 

黄龙玉水草花

 

2006年,黄龙玉的第一个价格高峰期来临,原本产石头的山上,已经很难寻觅更多的石头。当初在山上卖石头的老百姓,纷纷拥到芒市,要从当时购买得多的商人手中,将石头返购回去。原本值10元的石头,攀升到了100元;原本值1000元的石头,卖到了1万元;原本值1万元的石头,攀升到了数万元甚至10余万元。

2006年,昆明举办“第7届中国赏石暨国际赏石展”,德宏州观赏石协会组团参展,黄龙玉成品、料石,占了七八个摊位,轰动了昆明,黄龙玉也夺得了2个金奖。

2007年,昆明、广西、广东、福建、贵州、四川人进军黄龙玉领域,石界由此公认黄蜡石为黄龙玉。此前,黄龙玉有多个名称:龙皇玉、黄龙玉、黑山玉等,德宏州观赏石协会首先在内部统一了黄龙玉这一名称,得到了云南省观赏石协会的认可。

 

 

2007年10月,由省质量技术监督局牵头组织了省内外15名珠宝玉石专家、地质专家,通过考察矿山、研究地质结构及矿物成分,鉴赏各种黄龙玉饰品,充分讨论并评审通过了《黄龙玉分级》云南省地方标准,2009年7月1日正式实施。此外,还成立了云南省龙陵黄龙玉珠宝饰品检验站,为黄龙玉的评估、鉴定、分级检测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黄龙玉市场的第一次价格高峰一直持续到2007年3月。这段时间,黄龙玉的制作工艺也有了大幅度提升,各种精美饰品和摆件也相继出现。2007年7月,昆明举办的首届东盟石文化博览会上,最多的展品就是黄龙玉,黄龙玉也由此进入与翡翠、和田玉等玉石平起平坐的时期。

黄龙玉价格从低到高,是越来越多的人追捧的自然发展结果。

2008年,云南省观赏石协会的刘涛、葛宝荣、张家志等人编著的第一本关于黄龙玉的书籍《云南珍宝——黄蜡石、黄龙玉》面世。黄龙玉也走到向昆明、深圳、广西等地参展。

2009年,3位石友编著的第二本书籍《国家宝藏黄龙玉》面世。寻宝节目走进芒市,黄龙玉雕件《清明上河图》当选为芒市民间国宝。

2010年,由德宏观赏石协会的官德镔编著的第三本书籍《中国黄龙玉》出版发行,该书对黄龙玉进行了全方位的介绍和阐述,成为鉴别和欣赏黄龙玉的工具书。5月,黄龙玉走进上海世博会,在云南馆向全世界展示;7月,由德宏、保山组织的参展团参加在昆明举办的泛亚石博会,芒市参展团销售总额为5053.5万元,其中黄龙玉的销售额为4732.5万元。至此,黄龙玉完成了化蝶过程,成为各地人们热捧的玉石之一,价格也一路攀升。

手机

黄龙玉 相关的细节

相关文章推荐